10月28日上午十点公司第106期语言学读书会在东学楼北0805成功举办。汉语教研室的刘永华老师、叶祖贵老师、马乾老师、杨炎华老师以及2020级、2021级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文字学专业的同学参加了本次读书会。本次读书会的主讲人是赵小刚教授,报告题目为《训诂与古代的汉语跟非汉语接触》。
本次报告主要是从汉语与民族语接触的角度来重新审视训诂时因静态阐释所导致的一些问题。报告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即近代汉语与民族语接触的语言事实,古代汉语与民族语接触的语言现象,以接触视角处理静态训诂问题的典例。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主要介绍因接触而产生的语言现象,词汇如“中心”“葡萄”“琵琶”等,语法如“这本书的出版”等欧化句式,语音如汉语北方方言(如兰州)调类的数量等,都已被汉语母语者所习用。这些异质成分披着汉语的外衣,久而久之便会以假乱真。古人在训诂时就是将某些异质成分误认为是汉语本身所固有的,进而从汉语或汉字自身的构字理据上强加解释。
紧接着,赵老师通过自己研究发现的几个问题,即“来牟”“朝那”“卢”等,来剖析应如何从接触角度来对这几个词或语素作本真的解释。其中,最为困难的部分是如何确定这个词或语素就是由接触造成的。这必须要摆出多重方面的证据,如语音上的关联性、民族学与考古学的证据等,而后让多重证据“殊途同归”。最后,赵老师强调众多外来的语言(包含语音、词汇、语法)现象在历史进程中其非汉语成分消失殆尽,被当成汉语固有的成分解释,这就需要我们从接触的视角来考虑问题与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或许才能还汉语一个真实的面貌。
报告结束后,老师们与同学们都受益匪浅,领悟到了某些“汉语固有成分”的欺骗性,并引发了解决问题的新思考。今天,我们应当运用现代语言学的理论,借助相关学科的成果,更加客观、准确地认识汉语语言现象。